故障现象:上电无显示
可能原因:
1、电网电压没有或者过
2、变频器驱动板上的开关电源故障
3、控制板与驱动板、键盘之间连线断
4、变频器缓冲电阻损
5、控制板、键盘故障
6、整流桥损坏
解决方案:
1、检查输入电源
2、检查控制板上24V和10V输出电压是否正常
3、重新拔插8芯和40芯排线
4、寻求厂家服务
1、将汇川变频器DI设定为功能9(F4-00~F4-09=9 故障复位),复位功能端子有效。
2、确认F7-02=1(出厂值),表示在任何操作方式下,键停机复位功能均有效。按面板红色停机复位键。
3、给变频器重新上电后自动复位。暂时将主回路电源切断,待操作面板上的显示消失后再次接通电源。
4、使用汇川变频器通讯功能的可通过通讯方式复位。在F0-02=2(通讯控制)时,通过上位机对2000H通讯地址写入“7”(故障复位),可使变频器在故障清除后进行复位。
E510.0:分频输出过速
产生机理:
使用脉冲输出功能(H05.38=0或1)时,输出脉冲频率超过硬件允许的频率上限(8MHz)。
故障原因:
MCU检测到FPGA反馈的脉冲增量过大
确认方法:
H05.38=0(编码器分频输出)时,计算发生故障时的电机转速对应的输出脉冲频率,确认是否超限。输出脉冲频率(Hz)=电机转速(rpm)÷60×H05.17
H05.38=1(脉冲指令同步输出)时,输入脉冲频率超过2MHz或脉冲输入管脚存在干扰。● 低速脉冲输入管脚:集电极开路输入端子:PULLHI、PULSE+、PULSE‑、SIGN+、SIGN‑,最大脉冲频率200kpps。● 高速脉冲输入管脚:差分输入端子:HPULSE+、HPULSE‑、HSIGN+、HSIGN‑,最大脉冲频率:8Mpps。
解决方案:
减小H05.17(编码器分频脉冲数),使得在机械要求的整个速度范围内,输出脉冲频率均小于硬件允许的频率上限。
减小输入脉冲频率至硬件允许的频率上限以内。请注意:此时,若不修改电子齿轮比,电机转速会减小。若输入脉冲频率本身已较高,但不超过硬件允许的频率上限,应防干扰措施(脉冲输入接线使用双绞屏蔽线,设置管脚滤波参数H0A.24或H0A.30),防止干扰脉冲叠加在真实脉冲指令上,造成误报故障。
汇川变频器报E01.05机型设置错误故障
1、故障描述
机型设置错误故障
2、故障原因
设置机型与硬件不比配
3、解决方案
检查设置机型是否有误。
方法、步骤:
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1、LED操作面板按键了解;
2、LED操作面板指示灯了解;
3、明确参数操作需求;
4、参数修改方法;
步骤1:LED操作面板按键了解:
LED的按键包括编程键、菜单键、运行键、递增键、确认键、移位键、递减键、多功能选择键、停机、复位键。
步骤2:LED操作面板指示灯了解:
LED灯包括RUN运行指示灯、运行命令指示灯、正反转指示灯、调谐、转矩控制、故障指示灯、频率单位、电流单位、电压单位、转速单位RMP、百分比%。
步骤3:明确参数操作需求:
明确参数操作的目的,例如调速、调压等。
步骤4:参数修改方法:
通过三级菜单操作来实现对参数的修改。
总结: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分为以下几步:
1、LED操作面板按键了解;
2、LED操作面板指示灯了解;
3、明确参数操作需求;
4、参数修改方法;
以上就是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方法及步骤了。
汇川变频器显示Err14故障代码通常意味着设备出现了模块过热的问题。可能的原因包括:
环境温度过高:如果变频器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,可能会导致设备过热。
风道堵塞:风道如果被堵塞,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,从而导致过热。
风扇损坏或风道堵塞:如果风扇损坏或风道堵塞,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,从而导致过热。
模块热敏电阻损坏:热敏电阻用于监测模块的温度,如果它损坏了,可能会导致过热报警。
逆变模块损坏:逆变模块是变频器中的核心部件,如果它损坏了,可能会导致过热报警。
针对Err14故障,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:
降低环境温度:通过改善设备的工作环境,降低设备周围的温度。
清理风道:清理风道中的灰尘和杂物,确保风道畅通无阻。
更换风扇:如果风扇损坏,需要更换新的风扇。
更换热敏电阻或逆变模块:如果热敏电阻或逆变模块损坏,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。
寻求技术支持:如果问题无法自行解决,可以联系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。
汇川变频器报E20.11故障描述l:
编码器故障
故障原因:
异步机闭环矢量空载调谐编码器故障
解决方案:
正确连接编码器;
请确认编码器线数是否与“编码器线数”(F1-27) 设
定值一致
汇川变频器报E20.12故障解决方案
故障原因:
编码器反馈速度与SVC 估算速度
偏差较大
解决方案:
检查编码器是否断线;
确认电机参数是否设置正确;
确认是否进行电机调谐
汇川变频器(如MD280、MD500等系列)用于恒压供水时,通常需要配置PID控制功能,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实时调整水泵转速。以下是通用设置步骤(具体参数请参考对应型号手册):
**一、基本参数设置**
1. **电机参数设置**
- P0.01:电机控制模式(一般选择V/F或矢量控制)
- P0.03:额定功率(kW)
- P0.04:额定电压(V)
- P0.05:额定电流(A)
- P0.06:额定频率(Hz,通常50Hz)
- P0.07:额定转速(r/min)
2. **运行命令来源**
- P0.17:设置为1(端子控制)或2(面板控制),根据实际需求选择。
3. **频率源选择**
- P0.18:设置为6(PID控制),启用PID调节功能。
**二、PID参数设置**
1. **PID目标值设定**
- P10.00:PID目标值(设定恒压目标压力,例如0.4MPa需换算为对应模拟量值,如0-10V对应0-1.0MPa则设为4V或40%)。
2. **PID反馈信号选择**
- P10.01:PID反馈源(例如设置为1,表示AI1端子接压力传感器)。
3. **PID参数调整**
- P10.02:比例增益(P值,初始可设0.5-2.0,根据响应调整)
- P10.03:积分时间(I值,初始可设5-20秒)
- P10.04:微分时间(D值,通常可设为0或较小值)
4. **PID输出特性**
- P10.05:PID作用方向(通常设为0,反馈值低于目标时增加频率)。
**三、压力传感器校准**
1. 确认压力传感器量程(如0-1.0MPa对应4-20mA或0-10V)。
2. 设置模拟量输入参数:
- P6.00(AI1输入类型):根据传感器信号选择(如0-10V设为1,4-20mA设为2)。
- P6.01(AI1下限对应值):0MPa对应的电压/电流值。
- P6.02(AI1上限对应值):1.0MPa对应的电压/电流值。
**四、休眠与唤醒功能(可选)**
1. **休眠频率**
- P11.00:设置休眠频率(如30Hz,低于此值且持续一定时间后停泵)。
2. **唤醒压力**
- P11.01:唤醒偏差(如压力低于目标值0.1MPa时重新启动)。
**五、保护参数设置**
1. 过压、欠压保护(P2组参数)。
2. 过流保护(P3组参数)。
3. 水泵空转保护(可选,设置低频限制P1.05,如20Hz)。
**六、调试步骤**
1. 完成接线:压力传感器接AI端子,变频器输出接水泵电机。
2. 设置基本参数后,先空载测试电机转向是否正确。
3. 逐步加压,观察PID调节是否稳定,调整P、I参数消除振荡或延迟。
4. 测试休眠/唤醒功能是否正常。
**注意事项**
- 压力传感器需安装在水泵出口管道上,避免振动干扰。
- 若系统震荡(压力波动大),可减小P值或增大I值。
- 多泵并联时需配置轮换功能,具体参考手册中的多泵控制设置。
建议结合具体型号的说明书操作,必要时联系我司技术支持获取参数清单!
永磁电机选型
永磁电机选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:
功率(或扭矩)需求:根据应用场景确定所需的峰值功率或持续扭矩。选择电机时,要确保其能满足负载在启动、运行以及过载情况下的转矩需求。
转速范围:确定所需的最大和最小转速。不同应用对转速的要求不同,选择合适的转速范围以确保电机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高效运行。
电压等级:根据电源系统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。通常,电压越高,电机的成本越高,但效率也越高。
效率:选择具有高效率的电机可以节省能源并降低运行成本。高效率的电机在常用工作转速区间内表现更佳。
重量和尺寸:根据安装空间限制和运输要求,选择合适的重量和尺寸。
成本: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条件下,选择具有较低成本的电机。
冷却方式:根据环境条件和散热需求,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,如自然冷却、风扇冷却或液冷等。
控制方式:根据控制系统,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,如矢量控制、直接转矩控制等。
永磁电机的种类及特点
永磁电机按照转子结构分为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;按照磁场来源分为永磁同步电机、永磁直流电机、永磁步进电机、永磁感应电机等;按照功率大小分为大功率、小功率、微型等几种。
内转子式永磁电机:转子固定在电机内部,适合于高转矩、低速运行,常见的有永磁同步电机和永磁步进电机。
外转子式永磁电机:转子在电机外部,适合于高速、小转矩的场合,如风扇、切割机,常见的有永磁直流电机和永磁感应电机。
选型步骤和注意事项
最大扭矩:这是选型的重要参数,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最大扭矩大小。
效率曲线:选择在常用工作转速区间内效率较高的电机,特别是对于风机、泵类负载,需关注电机的效率曲线。
温度范围:永磁电机通常需要在-20℃至40℃的温度范围内工作,选择时要考虑实际运行环境的温度情况。
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,可以选择到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永磁电机,确保其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高效、稳定地运行。